热点时评 | 旧衣物回收期待规范管理
齐振松
每到换季时候,一些家庭清理衣柜就会有大量的旧衣服,旧衣服丢去哪里成为很多人的麻烦事。去年以来,在一些社区出现各种各样的旧衣物回收箱(俗称“绿房子”),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居民的旧衣服回收问题。但这些形形色色的回收箱是什么机构放置的,回收的旧衣服流向了哪里?日前,央视曝光了广东汕头市一些路边的旧衣物回收箱里暗藏猫腻,一些组织打着慈善的名义常年开展旧衣物的收集、处理等业务,却将回收的爱心衣物拿去变卖或进行深加工牟利。(1月16日《南宁晚报》)
有关单位、社区在居民小区等地设置“爱心绿房子”,一方面方便居民换季或过时的旧衣物就近投入“绿房子”,以作为爱心捐赠。另一方面又利于回收单位定期统一回收处理。设立爱心“绿房子”的目的是,对八成新以上完好无损的旧衣物进行分类整理、清洗、消毒后,转赠给贫困家庭、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;对利用价值低的旧衣物,进行加工为其他产品再利用。然而,广东汕头市路边的旧衣物回收箱,被一些组织打着慈善的名义常年开展旧衣物收集、处理等业务,变卖深加工牟利。类似这样的情况,在其他城市也有存在。
一些“绿房子”里的旧衣物到底是谁回收走,如何处理,又往哪里去了?而且,还出现了“李鬼绿房子”“假绿房子”等,分明是有人从中捣鬼,谋取私人利益。因此,在大街小巷、居民小区等地设立“绿房子”,回收旧衣物一定要达到透明,要清清楚楚地知道准确的回收件数、处理步骤、运营模式、捐赠去向依据等。总之,无论是回收还是捐赠,都要十分清晰地亮给群众,张榜公布,接受市民监督。
旧衣物回收在目前尚缺乏规范运作制度和回收标准,并存在监管盲区。其实,旧衣物回收既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产业,又是一项公益事业,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有关规范操作制度和回收标准,明确部门、单位监督责任。当然,最好是对旧衣物回收行业通过立法,让旧衣物回收利用走向正规渠道,形成一个规范可控的产业链。同时,对相关管理旧衣物回收的单位、社区、物业企业等组织机构设定门槛、认定资格。另外,对收回的旧衣物流向建立一本专项“明白账”,随时有据可查。消除群众对旧衣回收去向不明不白的疑虑,让市民的扶贫爱心真正能够温暖到更多的困难群体。